奔驰多款车型智能照明系统故障频发,成行业关注焦点

高端汽车用户对智能照明系统期待日增,奔驰多款车型却现故障成行业焦点。故障表现为自动远近光切换失效,夜间会车时无法自动调暗远光,致对向驾驶员短暂致盲;矩阵式LED大灯有“光斑”现象,部分光束偏离预定区域。行业专家分析,奔驰全域照明控制系统存在传感器融合缺陷,摄像头和雷达采集环境光数据有时延差,深度学习模型在极端天气下会出现预测偏差,

前言:就像现代人对智能手机十分依赖一样,高端汽车用户对智能照明系统的期待也在不断增加。然而,近期奔驰有多款车型出现了智能照明系统故障事件,这使得这个被称作“汽车眼睛”的系统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。故障包括自动远近光切换出现问题以及矩阵光束紊乱等情况,这些故障不但影响了驾驶体验,还揭示出智能汽车时代存在的系统集成方面的难题。

系统故障的典型表现

奔驰车主反映的最普遍问题是,自动远近光切换功能失效,在夜间会车时,系统无法自动调暗远光灯,这会导致对向车辆驾驶员出现短暂致盲,某位GLE车主描述,“就像戴着一副不会自动变色的墨镜,在隧道进出口时特别危险。”

另一个突出问题是,矩阵式LED大灯存在“光斑”现象,部分光束会突然偏离预定照射区域,进而在挡风玻璃上形成不规则光斑,这种情况在2025款S级轿车上尤为明显,奔驰技术部门将其归因为“软件算法与硬件配合度不足”。

故障背后的技术原因

奔驰多款车型智能照明系统故障频发,成行业关注焦点

行业专家分析指出,奔驰采用的全域照明控制系统有传感器融合缺陷,负责采集环境光数据的摄像头和雷达有时延差,时延差为0.3秒,这个微小差距足以致使系统误判,更麻烦的是,系统采用的深度学习模型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会出现预测偏差。

供应链问题也值得留意,奔驰新一代智能大灯所用的微型电机驱动模块,其核心零部件源自一家德国供应商,该供应商在2024年进行产能调整,致使部分批次产品耐久性未达标准,这直接对灯组机械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了影响。

车企的应对措施

2025年第三季度,奔驰推出了紧急OTA更新,重点对光照传感器的数据同步机制做了优化,新版本软件运用时间戳校准技术,把多传感器时延控制在0.05秒内,还引入了“降级模式”,系统检测到异常时能自动切换至基础照明状态。

奔驰针对硬件缺陷启动了专项召回计划,涉及的车辆能够前往授权服务中心免费更换改进后的驱动模块,整个更换过程大约需要2.5小时,值得注意的是,奔驰首次在照明系统里应用了数字孪生技术,车主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测灯组的工作状态。

行业标准的缺失

奔驰多款车型智能照明系统故障频发,成行业关注焦点

当前,智能汽车照明领域还没有统一的测试规范,各厂商的自动远近光切换算法差异明显,欧盟制定了ECE R149法规,不过只规定了基本功能要求,奔驰事件发生后,SAE国际开始着手制定更详尽的性能评价标准。

另一个争议焦点是责任认定方面的问题,当自动照明系统出现误判从而导致事故发生时,责任到底是在驾驶员身上还是车企那里?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正在研究建立新的评估框架,这个框架可能会要求智能灯组如同自动驾驶系统那样进行安全评级。

用户维权的困境

许多车主都反映,维权过程波折重重。智能照明故障常常有间歇性的特点,所以4S店进行静态检测时,很难重现问题。一位CLS车主无奈地说,这就好比向医生描述一阵一阵的头痛,可等到去医院检查时,症状却又消失了。

部分地区的消费者保护法规没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,在欧洲,智能照明系统被归为“舒适性配置”,不在强制召回的范畴内,在中国,类似故障要达到特定投诉比例才会启动缺陷调查,这个过程一般需要6至12个月。

未来技术发展方向

奔驰多款车型智能照明系统故障频发,成行业关注焦点

下一代智能照明系统会采用车路协同方案,奔驰正在测试V2X技术的应用,通过该应用车辆能够提前获取道路照明信息,实验数据表明,这种方案可以让系统响应速度提高40%,它特别适宜复杂城市道路环境。

半导体技术取得突破,带来了新的可能性。引入了Micro LED显示单元,使得单个前照灯能够实现100万级像素控制。再配合新一代AI芯片,系统可以实现厘米级的精确光束避让,甚至还能在路面上投射警示图案。这些技术有希望在2027年量产的车型上得到应用。

您有没有碰到过汽车智能系统出现“智障”的情况?欢迎分享您的经历,以此共同推动汽车智能化朝着更安全可靠的方向去发展。要是觉得本文有价值,请慷慨点赞并转发。

作者: admin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898-888816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