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2025年,5G技术已从概念验证迈向大规模商用。爱立信是全球通信设备巨头。它的技术路线对物联网应用发展影响深刻。它的市场布局对网络基础设施发展影响深刻。本文要剖析爱立信在5G独立组网方面的实践。还要剖析其在毫米波频段突破方面的实践。以及在工业互联网场景中的实践。同时会探讨它与各国运营商合作构建未来网络生态的最新情况。
5G独立组网的核心价值
爱立信最先推动的5G SA架构,已在中国、日本等市场实现商业化部署。和非独立组网(NSA)相比,SA网络凭借端到端切片技术>它能给智能制造提供时延保障。这个保障低至1毫秒。比如说德国奔驰工厂采用了该方案。之后AGV物流车的协同效率提高了40%。</p>
在频谱利用上,爱立信有创新的动态频谱共享技术。这项技术能让运营商在4G频段上,平滑地叠加5G信号。韩国LG U+借助该方案,把5G覆盖范围扩展到全国85%区域。并且其改造成本,只是新建基站成本的30%。
毫米波技术的突破性进展
2024年,爱立信推出了 Macro 6700基站。这是首次达成毫米波28GHz频段的相关成果。800米连续覆盖美国在纽约时代广场进行测试。测试中,单用户峰值速率突破了4Gbps。这一速率足以支持超宽带应用。比如8K全景直播等。
毫米波存在穿墙损耗大的问题,针对这一痛点,爱立信开发了智能波束赋形算法。日本软银在东京银座商圈部署了“信号走廊”,它通过建筑物反射实现室内外无缝衔接,能让下载速率波动范围缩小至±15%。
工业物联网的落地实践
爱立信与ABB合作的工厂数字孪生系统>正在瑞典进行试点。5G网络能把2000多个传感器的数据实时同步到云端。工程师借助AR眼镜可进行远程设备诊断。故障排查时间从平均4小时大幅缩短到了20分钟。</p>
在智慧港口方面,鹿特丹港运用爱立信的5G专网操控80台无人吊车。激光雷达数据由边缘计算节点处理。集装箱堆放精度能达到±2厘米。年吞吐量预计会提升25%。
全球网络基建新布局
非洲MTN集团采用爱立信的Cloud RAN方案。在电力不稳定的农村地区部署太阳能基站。该方案能耗降低了60%。已为刚果(金)200万人口提供了首次移动宽带接入。
印度 Jio和爱立信合作建设“5G智慧村庄”。有安装在拖拉机上的CPE设备。农民能实时获取土壤墒情数据。农民还能实时获取农产品期货价格。试点区域水稻亩产提高了18%。
开放生态的战略合作
爱立信牵头成立的5G开放创新实验室已经孵化出了79个行业解决方案。有一个和西门子合作的预测性维护系统。它能分析机床振动频谱。可以提前3周发现轴承磨损迹象。
在标准化领域里,爱立信贡献了38%的3GPP 18提案。它提出了“网络即服务”架构。该架构被纳入6G研究框架。预计在2030年实现卫星 – 地面网络一体化。
可持续发展技术探索
最新发布的 AIR 3268 基站运用了氮化镓功放技术。和传统设备比起来,它能节能 23%。瑞典电信在北极圈内部署了这类基站。这些基站完全靠风能供电。并且能在零下 40 摄氏度稳定运行。
爱立信研发了网络能耗AI管理系统。该系统可依据流量预测,动态调整基站功率。西班牙电信在马德里应用了此系统。应用该系统后,全年减少的碳排放,等同于种植1.2万棵树所减少的碳排放。
5G开始支撑远程手术、自动驾驶等关键任务。此时您怎么看通信设备商平衡技术创新与网络可靠性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。